我为什么不喜欢心灵鸡汤

写在前面

如果你是微博的重度使用者可以绕行,如果刷微博是你的工作(比如代购)可以绕行。 这些内容主要是针对这一年要考研的人,非考研人看看当个乐呵。

心灵鸡汤

先讲一个心灵鸡汤的故事。

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心里只有充满希望,才能让奇迹发生。

补充,病人活下来之后,发现树叶是假的,心想这世界凡是能带来希望的事情原来都是虚构,于是心灰意冷又暴病而死。

由此可见,故事的结局取决于编故事人的心情。病人是死是活完全取决于编故事人当时的状态,如果事情发生到自己身上,你觉得你会因为叶子落不落决定自己的死活么?

可能这个故事比较低端,但是大多数的心灵鸡汤其实都是经不起推敲的。每天你在微博或者朋友圈里看这样那样的小故事麻醉自己,可能你自己都没有意识。我最怕别人在我的微博下面评论“好励志啊”,就算励也是励我的志别人激动个毛线呢?如果你认为这种事情心诚则灵那我无话可说了。

一件事情能不能做成或者做到什么程度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判断力,阅历和努力程度。

再举个例子,前几年有一个很火的书叫做《哈佛女孩刘亦婷》,应该有不少人看过,书里写的多励志。这本书看了好几遍的你现在也在哈佛么?

虽然上面说了这些,但我并不是在讲心灵鸡汤一无是处,可一个故事有很多种可能,写出来的只有一个结局,这个结局对你励志对我则未必,对之前的你有用对现在的你则未必。再好的心灵鸡汤只能让少数人觉醒,再好的医生也只能治好少数人的病。

所以,正在考研的你如果还找不到复习的动力,别想着去从那些考取名校的人身上找到动力,和太牛的人比你可能会越来越自卑;也别想着从那些失败的人身上找到动力,和不够努力的人比只会让你觉得自己还不错。另外很多人一战失败二战成功了,他们多是拿过去的自己作为参照的。当然,也有很多人三战还败着。

一个人如果自己毫无上进之心,每天靠着别人的励志话语支撑那就像沾染上了心灵的鸦片,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

关于泛社交化

泛社交化这个概念我不知道有没有,是我自己随便想出来的。我先来解释一下赋予它的含义:在微博或者微信等社交平台广泛的关注很多人,然后频繁地刷微博或者频繁地和一些你以为你认识的人互动。

我每天虽然会通过微博和微信或者博客发布内容,但我其实是一个很反对“广泛社交”的人。 我在3月初建了一个只有8个人的微信群,要求在这个群里的人每天早晨复习完毕汇报一下复习的内容,晚上睡前汇报一下一天复习的内容,有问题的话晚上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在这个群里互相讨论。

建这个群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我希望这几个考研人可以尽量减少泛社交化的影响,但还能给他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但最近我还是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情况,半个多月过去这些考研人中还是有人会在醒来的第一时间习惯性的打开手机刷微博或者是在某个微博评论里进行所谓报道。

考研的这一年我每天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下床洗漱然后出宿舍门,所以我实在想不出来睁开眼就拿出手机然后回一条微博的意义。

很多人和我反映这个阶段实在没有时间复习,课太多。但是你可以想想自己在泛社交上花费了多少时间。比如有没有时常在一个200人的QQ群里狂聊,或者在一个300人的微信群里狂聊。

你可能认为这样做可以激励自己,给自己动力。如果你认为早上醒来一个报道或者刷下微博看看有多少个牛人已经起来可以让你一天都充满斗志的话,我觉得这是一个挺搞笑的事情,或者说把自己的动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是一件挺恐怖的事情

如果你说,这就是自己的一个习惯而已,那我不能说什么。我是一个比较理想主义的人,寄希望于通过我做的一些事情,通过自己的一些努力能够多多少少改变一部分人。但是昨天突然有人说了这么一句话:

如果你给自己的使命太大、太过有责任感或者报有过高期待,你肯定会很累或者很失望的。

仔细想想这话倒也在理,我个人能力确实有限,不过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当然,我也没有完全否定泛社交化的意思,只是在备考的这一年希望你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不要抱怨时间不够而是去想想哪里浪费了时间。你可以说每天睁开眼刷刷微博是为了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为什么看外面的世界要通过别人的视角呢?等你考完试,背上行囊自己出去走走看看,想想都觉得美好。

我也无意否定你每天早起撑开眼先去某条微博下面发一条评论,但是希望你想想这样做自己有什么收获,你是想证明给别人看你醒了?你觉得在这个泛社交化的大平台里会有人关心你醒没醒么。即便叫做社交平台,但说到底还是一个给予与获取的平衡,看到一条微博你可以写下自己的看法或者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你只是点个赞想必不会有什么人为了赞回复。

如果你现在还做不到输出资源,那也请你把没用的内容尽可能的忽略,把看到的有用的资源尽可能的内化,尤其是在这么忙的复习周期里。

碎片化阅读

所谓碎片化阅读,就是隔三差五的忍不住刷一下微博或者在自己以为“空闲”的时间刷微博聊QQ看微信。

我很早就在《致考研人:如何用好你的手机》的文章里介绍了自己过去复习阶段是怎么用手机的。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帮助各位改变这种碎片化阅读的习惯。

关注我比较久的考研人应该知道,在一个大家都在转发的年代里我很少在微博转发内容,甚至在非大众的休息时间也不会怎么发微博。我看到有用的内容第一反应是收藏,然后有时间经过自己的内化整理再分享出来。当然,有些人频繁的转发微博是工作需要,比如推销(推荐)某个人或者物。可我的内容多数和考研相关为什么也不时常分享呢。

这里就考虑到了一个读者负担的问题,如果一个人因为某些特殊的目的关注你(比如从你这里获取什么信息)他就不希望错过你太多的内容,作为内容的提供者当然可以由着性子发东西(有很多微博为了增加自己的活跃度都是定时发布你造么),可是读者就会有很大的心理负担,想着是不是该刷个微博看看你又发了什么内容。

有人说我发的东西太长,读起来很费劲,所以就不看了。我当然可以把要分享的东西拆分成若干个部分,隔一小会发一条微博。这样也许你会觉得我很勤劳,可是却浪费了我们彼此的时间。一旦打开一个社交平台你就会受到各种信息的轰炸,有的没的都扑面而来,你本来想看的内容其实只需要3分钟,但是随便一看30分钟就过去了。(需要说明的是,当我把这篇文章搬到博客上的时候,我连微博都不怎么发了,原因很简单,微博混乱的时间线就是浪费我的时间。)

对于考研人而言,如果你不是资源的制造者或者发布者,最好学会在最短的时间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然后进行本地化再找一个相对完整的时间进行整理和学习。

最后说几句

我希望你能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无论是泛社交化还是碎片化阅读的时间越长,你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就越少,很多本来可以自己解决的事情就会以为自己解决不了,然后又转而向社交平台求助。

这样下去,最后究竟是你利用了这些渠道还是某些东西利用了你还真不好说。这个道理你自己去想,我不知道怎么能解释的更详细了。

文章最后还是要给点我自己的建议,从我过去的经验来看。考前这段时间关注的微信公众账号不要超过6个(他们每天发的内容你都能看完就很了不起了);微博可以设置特别关注,但是人数不要超过4个;每天最好只在中饭、晚饭后或者回到宿舍睡前洗脚的时候浏览一下微博、空间之类的内容即可。打算入睡前尽量不要看了,听会音乐就可以。

最后更新于